体育品牌角力羽绒服科技上周,安踏品牌代言人谷爱凌在20232024赛季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及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世界杯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女子组决赛中一举夺冠。身着安踏品牌及迪桑特参赛服的谷爱凌,再次将其同款羽绒服安踏冠军开山雪服带火。
火的不只是安踏。今年入冬伊始,李宁、斐乐、迪桑特等体育品牌的羽绒服等产品就迅速走俏。有别于往年,今年,以体育品牌为首,众多服装品牌集体打出“科技牌”,意图在充绒保暖的基础上,附加更多“科技属性”,推动产品溢价。
尽管南方大多数地区仍处于“入冬失败”的阶段,但各类App等早已开始推送“大降温”“防寒保暖”的消息,让不少消费者对羽绒服的购买需求再次被激发北方的寒风适时“吹动”了羽绒服的销量。
“2万+”“10万+”“1万+”在安踏品牌天猫旗舰店商铺上,该品牌专门针对羽绒服类产品推出主页详情专题页面,方便消费者选择。记者浏览该店铺看到,安踏单个店铺多款羽绒服产品都破万件,其中,多数羽绒服产品价格打完折扣后也在500元以上,主流短款羽绒服产品价格在600元左右,相比于去年仍高出几十元。
“今年羽绒服的款式增多了,而且也有冲锋衣羽绒服等混合品类的产品推出,受到欢迎。”该店铺客服介绍,不少款式新颖的羽绒服虽然价格高出一些,但仍然火爆,尺码断货的情况也有发生。
这样的情况还出现在李宁、361等体育用品品牌电商平台上。在各大品牌的卖货直播间内,以飘雪等作为背景,加上主要地区降温提醒的动态消息,体育品牌们将羽绒服售卖场景进一步升级。而在产品详情页,不少羽绒产品单品最低销量都超过1000件,主推羽绒产品销量普遍超2万件。
尽管羽绒服售卖火热,但寒潮之下,“不是羽绒服买不起,而是军大衣更有性价比”等的让羽绒服热度甚嚣尘上。
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数据,2015年到2020年间,中国的羽绒服均价已经从438元升到656元,大型防寒服的成交价突破1000元。从电商平台的实际数据来看,哪怕是唯品会这一类的尾货电商平台,同样充绒量的安踏、李宁等运动品牌的羽绒服整体价格仍高于去年同期。
“价格热”背后是成本的上升。在石狮电商城从事档口批发的小蔡告诉记者,今年羽绒服白牌的货品价格相比去年贵了20~60多元,同比上涨20%~30%不等。“主要还是羽绒的价格上涨,还有一些出口到俄罗斯的订单在增多。”
除成本因素外,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相比夏季运动产品,冬季服装产品往往是品牌整体货盘中利润最高的部分,特别是羽绒类产品BWIN体育,在天气因素的作用下,消费者的购买目的明确,往往也能够给品牌带来一定的溢价。
羽绒服整体价格上升已然是不争的事实,但记者注意到,今年的羽绒服市场在产品层面与去年有明显的区别。以“科技牌”为主打,取代单纯的“绒子含量”“防钻绒”的基本穿着诉求,成为今年国产运动品牌为首的服装品牌的同一选择。
“防钻绒早已是有一点品牌的服装产品的基本操作,而绒子含量也在各大电商平台内卷中,实现了消费者普及。”小蔡告诉记者,今年档口批发的羽绒产品如果没有过这两个基本门槛,很难有下游批发商的采买,“如果有红外线、银离子、石墨烯发热之类的热返效应功能,还会有一定的溢价。”
小蔡所提到的银离子、石墨烯发热等,正是去年新推出的羽绒服内衬新工艺。去年,安踏等体育用品品牌率先将其在羽绒产品上普及使用,而今年,这一技术已经覆盖到几乎所有说得上名的品牌中。
“有一定的效果,但是实际上羽绒本身充绒量和绒子含量已经有足够的防寒效果。”一名从事羽绒服生产加工的厂家告诉记者,品牌方要求加入这一类面料,实际上也是为了给消费者多一个购买理由,“同时也显得自己的品牌有科技含量。”
上述厂家说,今年另一个整体趋势是对羽绒服外层面料进行更多的功能性附着。“比如加上特氟龙,起到防污、防油、防水的效果。”
记者了解到,特氟龙作为材料,应用在家用不粘锅上,同样能够起到不粘、易去污的效果。而将特氟龙大规模用在羽绒服产品上,今年尚属首次。
“这实际上是硬需求。衣服穿在身上肯定会脏,特别怕遇到油污。羽绒服产品在家里洗起来很麻烦,你看小红书上有不少羽绒服清洁攻略,淘宝、拼多多上也有很多羽绒服清洁产品在这个时期卖得很好,就是这个原因。”小蔡说,以往他们对二级批发商也建议加入羽绒服清洁剂进行搭售,“像防污防油这样的功能,明年也会是我们的产品重点,就像我们今年普及银离子之类的科技功能一样。”
如果说防污防油是消费者对羽绒服日常穿着的新要求,那么“红外线保暖”之类的“高大上”“黑科技”似乎仍未有定论。
记者观察到,安踏、李宁、特步、361等接连推出富含科技属性的羽绒产品。其中仍以“增暖”为主打方向,而在名称上层出不穷,而各类检测报告,也成为各大品牌羽绒科技的统一佐证方式。
以李宁为例,李宁推出“火锅羽绒服”,打出防风透湿、防泼水、抗静电、远红外保暖的功能属性,其中对远红外功能进行着重介绍,产品详情页显示30S内远红外升温值超过2.1℃。
安踏则在羽绒产品上与户外产品结合,推出雪壳羽绒服,打出户外羽绒服的概念,并且进一步放大其在国家队科技这个IP的优势,主打国家队同款科技“炽热科技”“大地之壳”“气凝胶科技”“工装羽绒服”等,一方面放大了羽绒服在城市突破、户外HIKING、滑雪运动等的穿着场景,一方面稳固在保暖科技上的品牌属性。
安踏冠军推出的“开山雪服”是今年安踏在高端羽绒产品线上的新尝试,搭配HEATSTREAM热力洋流科技,将户外冲锋衣的技术在羽绒产品上进行应用,以达到锁温透湿的干爽效果。
特步推出了“有暖气羽绒服”,打出一款“科技保暖”羽绒服的概念,在加入石墨烯科技的基础上,实现和李宁类似的远红外升温、防静电、防水、防油、防污的功能属性;361推出“能暖科技1.0”,其产品页面介绍该科技“用高速纺生产出发射率高达95%的远红外纤维织造,吸收远红外线并转化为热能,保暖锁温”。
尽管各有“科技”,但在保暖科技层面,各品牌多集中在“远红外”上。记者了解到,其原理是将散出的热量反射回去,促进血液循环,吸收光热,最终达到保暖效果。国家标准中,GB/T30127-2013《纺织品远红外性能的检测和评价》规定了采用远红外发射率和温升试验测定纺织品远红外性能的方法。对于一般样品,远红外发射率不低于0.88,温升不低于1.4℃时,才可称其具有远红外性能。若样品经过标准规定的洗涤后仍能达到上述指标要求,则样品具有经洗涤次数的洗涤耐久型远红外性能。
对此,有行业从业者告诉记者,远红外基础原理很简单,但有的品牌通过功能性纤维达到效果,有的通过“贴片”“贴膜”的方式也能实现,方法难度不一致,很难说是“黑科技”。
此外,上述人士也表示,冬季户外运动,特别是雪上、冰上运动对于羽绒产品的功能性、运动性要求更加多样,也应该成为运动品牌关注的重点。“比如吸湿排汗,冬天出汗了,内部湿度高,很容易感冒,羽绒服目前多数还是存在这样的问题,这个问题也是冬季运动的痛点。”
尽管面上的科技层出不穷,但某运动品牌科技创新的负责人也告诉记者,国产品牌仍然在概念上内卷,从跑鞋的碳板开始,到篮球鞋的中底技术,到现在的羽绒服“三防技术”“远红外技术”都未实现突破性的改变,也很难像耐克、阿迪达斯这一类国际品牌推出的当家科技那样长久引领市场。“这需要国产运动品牌重新认知自己的定位,从市场引领还是产品引领上去思考,无效内卷有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。”